执教调研绘蓝图,红色淬炼强担当——山东科技大学红心筑梦“点矿成金,碧水安澜”实践团队用青春书写奋斗答卷
“谢谢老师,老师再见”在稚嫩的道别之中,"点矿成金,碧水安澜"实践团队的实践活动也接近了尾声。该团队在为期九天的实践活动中,先后来到了济南市钢城区和济南市济阳区。他们不畏险阻,开展了红色学习,科普宣讲,教育托管,入村调研等活动,践行青年担当,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梦想启航,教育先行
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山东科技大学“点矿成金,碧水安澜”实践团队在济南市济阳区王家社区开展了丰富且意义非凡的教育托管活动。为社区中的留守儿童开设特色课程7门,累计辅导作业20余次,并开设了2次专题宣讲。针对夏季溺水事故高发的特点,实践团与济南市济阳区新市镇王家社区共同组织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安全教育的活动,团队成员孟依田通过案例讲解、现场演示等方式,向孩子们普及溺水自救、他救知识。
为学生们开展防溺水教育 李嘉辉 供图
在红色主题宣讲方面,成员周德龙精心策划,采用知识讲解、趣味抢答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了党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为守护碧水清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与取得的显著成就,包括推行环保政策、实施南水北调、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和治理水污染等具体实践。“小同学们都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信这两次宣讲的开设能够很好的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爱国热情。”团队成员说道。妙答生趣,课彩满堂,智启未来,科普育才。几天的课程让孩子们了解到了许多新知识,并且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红色传承,责任担当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在新市镇团委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来到济阳第一党支部旧址,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党史教育会。在一砖一瓦里触摸信仰的滚烫,在一灯一火间读懂初心的倔强,通过学习了解济阳党支部的发展历程,感悟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结合本次水资源调研,团队将发扬环保理念,将红色基因融入绿色发展的血脉。
入村调研,乡村振兴
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书写青春答案,“点矿成金,碧水安澜”实践团队,深入基层,探索河流,开展水资源调研宣讲。在王家社区、大庄村、新市村等地,团队成员走进乡村街道,向居民提问家庭用水情况,水资源保护等有关问题,采取居民用水水样,并根据具体情况向居民提出健康用水的建议。“小同学跟我说,要保证用水安全,水龙头,水池子一定得保持干净,一边说着一边就过去给我打扫了。”一位被团队访问过的大爷笑着分享道。
入户调查水资源 李嘉辉 供图
进行水质检测 李嘉辉 供图
河流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团队探索徒骇河和临商河流域,科学采取河流水样,用活动前期购置的水质检测箱和水质检测仪,将收集到的水资源样本,分门别类的进行pH等指标检测,并将数据汇总成表。
环保宣讲,绿色先锋
为助力实现美丽中国,7月25日清晨,团队成员来到了新市镇大集,向路人及商贩分享节水知识,发放节水宣传册。接地气的乡音和热情的介绍下,行人纷纷点头,更有行人主动向队员打听了解,在集市上卷起了一场环保学习的热潮。“非常让我觉得有意义的是,当时一位奶奶在听了我们的讲解之后,小心翼翼地把宣传折页放进了自己包里,这让我觉得那些汗水都值得。”成员刘汉超感慨道。
进行节水知识科普 侯粒菲 供图
“行而不辍,我们亦是努力路上的行人。”本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但属于这个团队的奋斗征程才刚刚开始。行囊装满的不只是问卷与教案,更是河流的嘱托与历史的回响。脚下的路从乡间小道延伸向更广阔的天地,每一步前行,都是在为大地写就新的答案。
实践团合影留念 李嘉辉 供图
王飞栋、潘俊扬
延伸 · 阅读
- 2025-08-04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师生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