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非遗”跨界融合 金融消保创新宣教模式获实效
为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号召,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今年围绕“金融为民、教育先行”理念,探索推出“金融+非遗”跨界融合宣教新模式,组织辖内机构先后走进广安武胜中学、德阳绵竹年画村等地开展主题活动,将金融知识普及融入非遗文化体验,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提升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广安站:剪纸艺术进校园,金融知识伴成长
9月16日,中国人寿财险在广安武胜中学举办“金融教育宣传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一改传统单向宣讲、灌输模式,通过案例解析、互动问答、非遗体验等环节,结合宣传折页与教育视频,向在校师生重点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理性消费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
活动现场特别邀请当地剪纸非遗技艺传承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们亲手创作出融合“国寿司徽”“保障金融权益”等元素的主题剪纸作品,将抽象金融概念转化为视觉符号和动手实践。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学生们表示,“自己动手剪纸,再听叔叔阿姨们讲解,这节课特别生动有趣,防诈骗要点也记得更牢”。
德阳站:年画村里话消保,文化赋能润民心
9月18日,公司走进素有“年画之乡”美誉的德阳绵竹年画村,组织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现场设有宣教服务点、悬挂有主题横幅以及公司专门设计制作的融合年画艺术的宣传海报,吸引众多村民及游客驻足、参与。
活动结合绵竹年画这一非遗特色,邀请消费者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魅力,将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理性投资理念、常见诈骗手法及防范技巧等知识嵌入讲解过程,使金融宣教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不少参与群众反馈,这种“看得懂、记得住”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自我防诈意识和能力。
创新融合实现双重价值
“金融+非遗”的跨界尝试,既提升了金融消保知识的传播效果和群众接受度,也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一方面,通过视觉化、体验化的方式,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增强了公众对“书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实现消保普及与文化传承的双向互动、相互促进。
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金融+文化”的创新探索,结合川蜀地域特色,开展更多高品质、针对性的金融教育宣传项目,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为提升公众金融素养、构建和谐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延伸 · 阅读
- 2025-09-24陆家嘴国泰人寿福建分开
- 2025-09-24海尔智家首届全球ESG峰会
- 2025-09-24“骅”章新启,聚“力”
- 2025-09-24修养身心正当时,海丝腾
- 2025-09-24王海歌考察嵛山岛:“澳
- 2025-09-24国庆出游玩法大不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