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六位一体”推进“家门口的 就业孵化园”建设
元阳县聚焦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堵点,坚持组织引领、盘活资源、精准招商、提升技能、优化服务、金融助力“六位一体”推进“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园”建设,形成“产业发展、人才聚集”的良好态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组织引领,拓宽产业发展“快车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动员、凝聚群众的作用,加速推进技术更新与产业发展。黄草岭乡鲜食玉米基地应用智能灌溉与绿色防控,实现全程可追溯,带动80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2800元;黄茅岭乡以“党总支+企业+农户”模式发展热情果种植,实现统一技术标准与销售渠道,带动300余农户参与规范化经营,户均年增收超7000元。
资源盘活,焕发资产“新生机”。创新“集约管理+灵活务工”模式,激活县域闲置资源资产,集合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和群众就业意愿,推广种植、手工等产业落地。新街镇回乡青年将闲置土地改建魔芋基地,推行科学种植,实现产销一体化,助农亩产提升30%、年产值突破1600万元;南沙镇改造旧校舍为电子加工厂,吸纳附近村民灵活就业,计件结算惠及100余户家庭;攀枝花乡韭菜辣椒基地依托8个村级活动室为分拣点,带动200余人月均增收2000元。
精准招商,拓宽就业“新路径”。依托全省首个以服务农村劳动力为主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中介协作+智能匹配”机制,发挥本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提供新选择。目前,全县已成功引进德熙纺织厂、求精五金厂等企业,让4000余名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技能提升,打造人才“孵化器”。打造“评估—培训—就业”闭环服务体系,紧扣哈尼梯田旅游、热带水果种植等主导产业,开展“订单式”精准培训,培育“梯田工匠”,“水果专家”,“绣娘能手”等本土特色劳务品牌。2025年以来,已举办培训班54期,培训劳动力2500余人次,涵盖植保、茶艺、民族刺绣、电商直播等12类实用技能,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129人,申报认定致富带头人529人。
服务升级,实现就业信息“一网通”。在东部城市和县域各乡镇建设就业服务站,组建就业信息员队伍,实现用工和求职需求的精准对接。搭建“元阳通”线上劳务用工信息平台,吸引200余家省内外企业入驻。开展线上线下招聘26场,创新推广“就业夜市”,发布岗位1.2万余个,就业意向达成率同比提升40%,切实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金融助力,织密创业扶持“保障网”。积极整合扶持政策与金融资源,全力构建就业创业担 保贷款支持体系,助力创业项目顺利启动、稳定发展。2025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贷款8329万元,其中,“贷免扶补”政策扶持创业人数188人,发放贷款金额4805万元;个人创业担 保贷款扶持创业人数219人,发放贷款3224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政策扶持创业1户,发放贷款300万元。(元祖轩)
延伸 · 阅读
- 2025-09-241年增量100亿 天猫优品为
- 2025-09-24供应链人齐聚厦门,20
- 2025-09-24空间大师系列再获国际认
- 2025-09-24甄云AI方案点亮“人工智
- 2025-09-24全球标准,本土洞察——
- 2025-09-24万农APP:秋收产销对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