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重磅发布
9月19-20日,第三届数字生态与治理论坛暨数字生态指数2025发布会在山东济南圆满举办。
发布会合影
会上,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助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程超分享了《实数融合——探究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下的工业数智新图景》主题报告,并发布了2025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
2025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在会上发布
2025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从产业水平、产业创新、产业环境3个维度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和337个重点城市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各地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报告显示,去年一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但城市梯队分化明显,东部地区城市地位稳固且创新驱动作用突出,区域带动效应明显。同时,大数据产业资金逐渐向中西部流动,中西部地区呈现追赶态势。
从省级行政区排名结果看,东部地区领跑全国,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仍处于第一梯队,中部省份安徽提升1个名次、河北提升4个名次。西部地区重庆市排名提升6个名次,挺进前15强,与四川省共同引领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排名情况
从城市排名结果看,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基本保持稳定,进入前20强的城市名单较前一年并未发生变化。从排名变化情况上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五座城市大数据发展综合实力依旧突出,排名稳居全国前列。长沙、西安排名跃升明显,成为区域大数据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城市梯队排名情况
从区域经济圈看,我国四大经济圈各自立足特色优势,共绘数智驱动的区域发展新图景。长三角经济圈凭借深厚经济积淀与先进产业政策,总指数与产业环境排名第1,实现大数据产业“全面领跑”。京津冀经济圈以产业积累、科研资源为引擎,在产业水平与产业创新排名第1,经济圈内各城市大数据排名稳步上升。珠三角经济圈与成渝经济圈,在大数据产业发展进程中同处追赶梯队。
四大经济圈各领域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随着国家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视持续深化,创新实践不断落地,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今年特增加专题分析模块,选取数据标注产业、可信数据空间、工业实数融合三大主题。数据标注产业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供重要支撑,可信数据空间关乎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工业实数融合则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主题报告还对合成数据、大模型、Agent智能体等前沿领域与工业的融合进行探讨,并指出构建国产工业软件生态体系的重要性。这些细分领域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将更精准反映城市产业水平、产业创新、产业环境状态,为行业主体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发展指引,助力大数据产业在核心领域实现高质量突破。
《实数融合——探究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下的工业数智新图景》主题报告
研究团队认为,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背景下,为促进大数据产业繁荣发展,应当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聚焦大数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东西部多领域差异化发展;强化优质企业引领作用,以数据激活企业生态能级;以可信数据空间为核心推进产业安全发展,激活发展动能。
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由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苏州市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共同研制,并得到相关合作方提供数据支持。指数编制团队自2016年以来一直深入研究大数据产业发展,建立有特色的大数据企业库和政策库,发布了《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地图》《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典型城市大数据发展报告》《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数字生态体系建设白皮书》等多项系列成果,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大数据总体设计、大数据平台构建、数据标准规范、数据资源管理、数字经济发展、大数据产业园区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等咨询服务;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和应用落地服务,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政府相关决策制定。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和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承办,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协办。
延伸 · 阅读
- 2025-09-241年增量100亿 天猫优品为
- 2025-09-24供应链人齐聚厦门,20
- 2025-09-24空间大师系列再获国际认
- 2025-09-24甄云AI方案点亮“人工智
- 2025-09-24全球标准,本土洞察——
- 2025-09-24万农APP:秋收产销对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