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粮食与生态安全屏障 草业大会共谋产业现代化新路径

2025-09-23 09:35 www.qilucj.com 作者:综合 来源:东方财经网

金秋九月,云岭高原天朗气清。9月17日,第八届草业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本次大会以“新形势、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需求——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开启草业发展新征程”为主题,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主办。主管部门、行业权威专家、龙头企业代表等数百人齐聚一堂,围绕草业全产业链创新升级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我国草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战略凝聚智慧与力量。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全国畜牧总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新,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沙玉圣,中国畜牧业协会原会长李希荣,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谭鸿明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锚定战略定位:草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李希荣在致辞中指出,我国草业虽起步较晚,但已成为保障草食畜产品供给、促进生态修复的关键产业。当前,行业仍面临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机械装备水平有待提升、优质草种对外依存度较高等挑战,亟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突破发展瓶颈。他强调,应从“大时代、大农业、大食物、大思考”四个维度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草业价值,推动草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

谭鸿明介绍,云南作为草食畜牧业大省,牛羊存栏量位居全国前列,但饲草供给仍存在较大缺口。全省正积极布局高原特色饲草产业,并与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合作攻关种业难题。“期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化产学研合作,共促草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赢。”

院士专家共议:科技赋能草业发展新路径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多位权威专家围绕草业战略地位与技术创新展开深入研讨。

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以“草原‘三生’与草原文化”为题,阐释草原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的深度耦合关系。他强调,必须通过科学的政策规划、先进的科技赋能与深厚的草原文化传承,构建“生态美、生产强、生活富、文化盛”的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在“草牧业理论与实践”报告中提出,草牧业的核心是构建“种草—制草—养畜”一体化的高效体系。结合呼伦贝尔等地实践案例,他指出,发展现代草牧业不仅能显著提升优质饲草产量、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更能优化国民膳食结构,提升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冯起分析了全球草业与产业发展态势,指出我国草业在政策保障、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仍有短板。他建议,需从国家层面系统布局,打造创新中心,推动草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执行会长韩贵清在发言中强调,本次大会聚焦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跃升,展示了一系列创新发展成果。他指出,必须强化草种业“芯片”攻关,提升饲草种子自给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释放草原碳汇潜力,积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他还呼吁将草业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加快《草原法》修订进程,支持建立国家级草业重点实验室和专项发展基金。

产学研用协同: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除主论坛外,大会还设置了“草人·牛人”对话、第三届草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专题活动,聚焦“草原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草种自主可控”“饲草市场供需平衡”等关键议题。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相关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毛培胜等行业组织、高校专家,与企业代表、科研人员一道,就“分区施策优化种植结构”“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等具体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青年人才的培养与技能提升成为大会关注的重点。在专题对话环节,青年学者与企业家围绕新质生产力在草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交流,呼吁以人才升级驱动行业技术迭代与管理模式革新。

服务国家大局:草业振兴的时代使命

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草业领域的一次重要行业盛会。与会专家表示,草业作为兼具生态、生产、生活多重功能的战略性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对于端牢“中国饭碗”、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未来,行业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化草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草产品供给质量和产业综合效益,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坚实的草业力量。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草业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服务国家战略的绿色新篇章。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齐鲁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齐鲁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齐鲁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齐鲁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齐鲁财经网无关。4、齐鲁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